咨询电话 021-36322735
中文版  ENGLISH  
今天是
     ◇  
     ◇  
     ◇  
 
 
国家审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有助于从微观上寻求中国审计的发展路径,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审计的发展趋势,对于发掘审计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把握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文化观,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提供先进的理念依据

  《辞海》关于“文化”的解释是:“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什么是审计文化?总体来说,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培育形成的,体现审计工作特点和规律,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国家审计所具有的价值理念、所形成的工作氛围决定审计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有效性。对此,审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文化观。

  所谓科学的审计文化观,笔者认为,一是在审计价值取向上,要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核心,以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则,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根本,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搞好审计工作的高质量监督和服务。二是在审计监督取向上,要实现审计工作的“四个战略性转变”:即从过去侧重审查物质指标,转向注意审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指标;从过去侧重于审查真实合法性指标,转向注重审查效益指标;从过去侧重审查经济发展速度指标,转向注重审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从过去审查近期利益指标,转向注重审查可持续发展指标。三是在审计服务取向上,要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立足全局,坚持微观揭露与查处;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尽职尽责地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

  二、加大审计人才建设力度,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人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审计文化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塑造出来的,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审计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把审计人才建设作为审计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点来抓。

  首先,要建立健全审计人才工作机制。一要严把审计人员的“进门关”,执行“凡进必考”制度,探索以审计职业准入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化建设之路,确保审计队伍的“活水源头”。二要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增强人才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三要完善促进合理流动的人才交流机制,将专业领域磨练与多岗位锻炼相结合,运用“多岗快跑”的方式,实现科学的人才轮岗交流。四要建立健全以德、能、勤、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形成平时考评、年度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统一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审计人才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要强化审计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围绕审计署2008至2012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在鼓励审计人员自学和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考试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具有审计工作特点的教育培训制度,积极探索全新的培训模式。二是在培训人员上,要以审计领导人才、审计专业人才和审计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专业领军人才、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要采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把实践作为第一跑道,认真落实主审述职制、审计实务导师制,以及“审前分析、审中交流、审后总结”制等制度,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在锻炼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中造就人才,努力增强审计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工作技能。

  第三,要提高审计人才职业修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审计人员树立以大局观、民本观、绩效观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当坚持独立性、客观性的职业原则;保持严谨、稳健和负责的职业态度;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保守秘密,遵守廉政纪律。要打造审计人才的团队精神。通过努力,力求全面塑造审计人员的新形象:塑好廉洁形象,增强免疫能力;塑好服务形象,提高服务水平;塑好团结形象,发扬团队精神。

  三、加快审计体制革新步伐,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纵观世界各国的审计体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审计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我国的审计体制应逐步由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型审计体制转变。笔者认为,这种转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在体制建立上,实行垂直领导体制。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国家财政进行有效监督的需要,在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下,应实行审计机关垂直领导体制,即省、市、县国家审计机关的人事、业务及经费等均由国家审计署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二)在地位确立上,国家审计超然独立。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下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政权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审计权独立于其他权力,不受其他权力的干涉,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最高原则。国家审计权与国家其他权力之间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

  (三)在职权范围上,国家法律应建章立制,明确相关权力的赋予。就国家审计职责而言,几乎涉及政府的全部行为,并以公共财政为审计主要对象,包括公共财政涉及的国家权力、法律法规、社会保障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所有“产品”和“劳务”,并把政府绩效审计列为工作重点。同时,国家审计具有鉴证和评价等职责。就国家审计的权限而言,国家法律赋予其神圣的权力,主要有:检查权、调查权、采取强制措施权、处理处罚权、报告权、公告权及建议权等。在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过渡后,国家审计的立法型审计体制最终必将形成。

  四、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要全面贯彻审计署“人、法、技”发展战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提升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两个中心点,建设好审计信息化系统。

  一是要坚持推广应用AO系统与深入开展审计模型研究并重,在全面推广应用AO系统开展项目管理和数据分析同时,加大审计方法或审计模型的研究力度。通过对审计模型的深入研究,使AO系统应用深度得以拓展,促进计算机审计成果质量不断提高。二是要坚持推广应用OA系统与大力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并重,在不断完善OA系统,实现广域网互联互通的同时,高度重视审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研究开发“审计信息网站”,使之成为OA系统应用的有效补充,促进审计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是要设计网站专用数据库系统,对审计简报信息、大要案信息和对外宣传信息进行跟踪管理,为领导决策和审计人员随时了解审计工作成果提供服务。四是要加强审计信息资源管理,特别是加强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运行维护和数据加载的管理,建立健全岗位工作责任制,确保审计信息化建设发挥最大效能,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五、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发挥审计文化的整体功能,是创新发展审计文化的内在要求。

  笔者认为,一是要把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促进审计文化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通过深入开展创建“精神文明单位”和“党建先进单位”的“双创建”活动,增强审计文化的对内感召力和对外感染力,促进审计文化增值。二是要把构建学习型审计机关作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素质的主推模式。特别是抓好以审计、计算机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评比竞赛,提高审计干部的业务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从而进一步合成审计文化素质。三是要把开展献爱心、关注社会活动作为增加审计文化思想养成的重要渠道。通过广泛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扶贫等公益活动,以及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光荣传统教育基地等,深入感悟审计的监督与服务理念,使审计文化贴近群众、植根社会。同时,要抓好审计机关业余文体生活,通过组织审计人员广泛开展摄影创作、书法展览、棋牌竞技等,让审计人员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提高文化涵养,为创新发展审计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返回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508号景鸿大厦9楼H座
联系方式:021-36322735
传真:021-36322735-817
邮箱:wuwx@dm-cpa.net 网址:www.dm-cpa.net
邮政编码:200235工作时间:9:30-18:00
沪ICP备17044995号-1